近年来,大安区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牢记立德树人使命,聚焦三个关键环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助力大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待遇,激发活力有“盼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职工工资逐年增长,保障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深化职称岗位竞聘改革,每三年开展一次全员竞聘,每等级任职时间由三年调整为二年,由一年一补聘,调整为一年两补聘,有效激发干部教师干事创业动力。优化教师奖励绩效工资分配方式、提高农村教师补贴和乡镇工作补助。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投入160万元,新建回龙镇新房小学等3所学校教师周转房700平方米。关心关爱教师,利用教师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教师关爱行动,发放慰问金20余万元。
二是促成长,引导成才提“劲头”。实施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三大工程”,近三年培养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29人,现有正高级教师1名、在职特级教师1名、骨干教师133人、教坛新秀20人,建成市、区名师工作室5个。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开展“青蓝结对”工程,培养40岁以下的校级干部和青年教师400人,近三年提拔机关、校(园)中层及以上干部60余名。通过名师工作室、“三大工程”、师徒结对等途径,组织全区291名教师开展三大工程、青年教师助力培训等培训,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构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人才梯层培养体系。深入开展交流轮岗工作,选派3名机关干部到校任职;近三年,城乡教师交流轮岗186人次。
三是重激励,教书育人尝“甜头”。定期开展先进个人和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2021年推荐评选市、区两级育人标兵、教学标兵、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共计80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师德师风先进单位共计5个,评选出市、区优秀教育教学成果21项。各校把新教师入职仪式、退休教师欢送会、从教30周年庆祝会、生日送祝福等活动作为增进教师的集体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的载体,坚定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