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职业教育宣传,营造发展环境。一是通过政府网站、报纸报刊、电视台、各类会议等多种形式拓宽宣传途径,积极宣传中职教育。二是通过召开初三家长会、学生会,正确引导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三是精心组织职业教育活动周,邀请镇乡党委政府、县级部门、企业到校参观指导,在釜江广场等现场展示学生技能,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基础能力建设资金,近三年来,各级投入职业教育资金达2200余万元。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高标准配套设施设备,建成计算机、汽车维修等校内外实训基地20余个。三是实施职校扩建工程,征地60亩,投资2亿元,新建建筑、缝纫、烹饪实训基地、生活服务中心(学生宿舍、食堂)。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技能。一是加强教师补充力度。近3年,通过公招、考核招聘、人才引进等形式补充教师82名。二是加大对专业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近三年投入100余万元,先后参加国家、省、市培训培训达200人次,多名教师在说课、技能比赛中获国家级奖项。三是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近三年选派了100余名教师到企业跟岗锻炼。四是改革用人机制。政府给予 40个教师编制,由学校结合实际自主聘用专业教师。
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办40余个社团,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二是强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开展市场调研,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专业。建成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示范专业1个,市级骨干、特色专业4个,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加强质量考核。将学生质量抽测、毕业合格率、技能竞赛、教学科研、对口升学就业等作为对学校督导考核的重要指标。四是推进“三教改革”。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16个、课程标准11门、校企共建教材15本,“双示范”建设高标准通过省级评估。
强化教育改革创新,提高办学活力。一是改革招生就业管理。制定《招生考核办法》,维护规范良好的招生秩序。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二是大力推进对口高职升学以及探索建立中高职衔接模式。2021年高考,升本科67人。同时,积极与与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开展联合办学,进一步拓宽学生升学渠道。三是成立职业教育集团。鼓励支持行业组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四是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重点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培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