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课题结题评审结果已揭晓,自贡衡川实验学校国家级课题《基于“一体三动”理念的STEM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通过专家评审鉴定,顺利结题。
STEM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结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大学科,将他们彼此融合,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以及探索能力,而这些则共同构成了孩子在未来社会最核心的竞争力。
衡川学校《基于“一体三动”理念的STEM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STEM150)于2019年10月正式立项。三年以来,学校立足“一体三动”特色教育品牌理念,即“构建学生、家长、教师为主体的生命成长共同体,推进灵动小学、律动初中、觉动高中品牌教育”,充分利用强有力的研究团队、硬件配备,整合基础课程、校本课程、社团活动、校外实践等课程资源,科学构建适合K12(小初高12年一贯制)不同学段连续发展的STEM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作为四川省“STEAM教育实验教学改革试点”学校,现已开展创意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VR、模拟驾驶、综合手工等30余门校本课程,在每天下午第四五节校本选修课组织学生选课“走班”教学,培养了孩子们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了学科融合的魅力。
学校师生参加各级STEM类竞赛、科创比赛,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21余项、市级83余项,其中,课题组成员曾超老师的《创意机器人》校本教材获四川省一等奖、辅导学生廖艺茗参加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获全国一等奖,肖伟老师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获全国二等奖,王建坤同学在亚洲机器人锦标赛VEX中国选拔赛中获二等奖,杨仕杰老师辅导学生参加四川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获一等奖,章秦菁老师STEM课程获自贡市优质课一等奖。
学校将深化《基于“一体三动”理念的STEM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实践,进一步强化师资力量,优化STEM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实施项目式学习,改进课程评价,让师生从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研发者,从文本载体型课程走向体验过程型课程,满足学生课程选择的多样性需求,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