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三级课程体系,践行“盐都未来工程”,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营造良好的合作研究氛围,打造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近日,燊海森林小学开展《有盐有味的“礼·善”课程1.0》校本课程建设系列活动。
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发掘本校教师资源,学校领导经过长时间的认真筹划和细致思考,先后召开领导筹备会和中层推进会,并与1月7日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动员讲座。此次讲座由陈剑校长主讲,全体教师参与。
会上,陈剑校长以“礼·善”为主题,介绍了校本课程的含义及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展计划和框架设计,并就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向老师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具体范式。他强调,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实现“三个满足”,即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需要、教师理念特长展现的需要以及学校持续特色发展的需要,形成“学生至上,课比天大,课程统领一切”的共识。
1月10日-11日,全体教师根据学校课程框架,结合自身优势和兴趣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启蒙守礼、 阅读明礼、科创兴礼、艺术陶礼、健康有礼、实践行礼”六个课程小组。教师以课程小组为单位,融合基础课程,创生拓展课程,开展研讨活动,群策群力,百家争鸣。
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生命力的核心。学校要走特色发展的路子,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盐都未来学子,必须强化课程建设,要有与之匹配的特色课程作为支撑。学校课程有特色,学校自然有特色,而且是有内涵、有创造力和具有生命力的特色。
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重视课程建设,寻求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尤其是在“双减”政策和“盐都未来工程”大背景下,领导有规划,教师全参与,团队有主题,课程有特色。燊小的种植课程、才艺课程、研学旅行、体能课程等深受学生喜爱,并以此为平台培养出一大批具备优秀才能的燊小学子。未来学校将围绕“明礼、增能、正行”的课程核心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开发为抓手,丰富创新课程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